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美存在于“天地自然之中,要了解美,寻求美,就要到“天地”之中去观察,去探寻。
供春壶新颖精巧,文雅天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很精准地概括了供春壶的特色,令人如见其壶。
是指从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早期,大致相当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初。这段时期,
“大彬壶”(也叫“时壶”,特指时大彬制作的紫砂壶)造型典重,比例匀称,制作工整,色泽雅致,可用“砂粗、质古、肌理匀”来形容,有诗赞曰:“千奇万状信手出”、“宫中艳说大彬壶”。
是指从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末,这段时期,筋纹形壶开始被自然形壶所取代,同时制壶工匠十分注重器面的装饰。
陈鸣远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作品闻名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勋。
▲清康熙雍正 陈鸣远作宜兴紫砂南瓜式壶他的作品,可与三代古器并列,超脱明代
几何器形、筋纹器形的局限,以花木蔬果等的自然形态成壶,开创了紫砂艺术“花货”之先河。
紫砂壶与文人气息结合最完美的一个时期,文人和制壶工匠共同创作,在壶上镌刻书画之风盛行,增加了紫砂壶的文化意蕴。
“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便由此而来。以厚重朴拙、简洁明了的器形为主,着重以意制壶,每一款壶式及壶铭都有一定的寓意,壶铭辞义既切茶,又切茶,还有一定的哲理。
▲民国 程寿珍制、任淦庭刻仿汉瓦纹柱础壶这一时期紫砂壶上开始印有店号标记,装饰以
▲近代 程寿珍制八十二老人做巴拿马展览会得奖款紫泥仿古壶他是中国第二代紫砂壶大师的领军人物,主张制壶创新,倡导
“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作品粗犷中有韵味,技艺纯熟,所制的
仿古和创新兼备,在装饰上出现金银丝镶嵌等新工艺。历史文献所记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顾景舟。
▲1959年作 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他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的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世称
“一代宗师”、“壶艺泰斗”,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寸壶竟有斗米贵”的声誉。
精心构撰,出手皆成华章,形成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艺术风格。
公司地址:北京长运紫砂文化有限公司
电话:15236215627
传真:400-822-5366
邮箱:7535077@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bjkyzys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