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是一个先酒后茶的过程,先在酒中沉醉,再以茶汤清醒。只可惜,酒中沉醉的人多,茶汤里清醒的人却很少。
无论你是刚刚入行的品茶小白,还是已经收藏了很多茶壶的茶圈人,今天向大家推荐的这款朱泥大红袍系列——西施、汉铎、水平套组,都有足够多的理由,打动你。
“樱桃小嘴倒耳把,盈盈一握众生醉”,从“西施”之名即可体味出这把壶的体态之美。
历经多年的琢磨,紫砂前辈早已将西施壶壶型塑造的炉火纯青,但今天推荐的这款西施壶,不一般。
“少”:大红袍原矿零星分布于朱泥矿层中,有“泥中核”之称,不易挑选,出矿量很低。
“难”:大红袍泥料张力低,收缩比高,制作时难于成型,若非制壶好手,起皱、开裂、塌陷、变形,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导致前功尽弃,制作难度很大。
“奇”:大红袍泥料精细,手感柔和,泥胚中含少许原矿颗粒,烧成后光彩鉴人,娇嫩红润。
这款大红袍西施壶,均由宜兴蒋氏一族传承人——蒋兰娟老师监制。并与多位大师联合制作,其中包含:苏一月、朱太祥、沈杰、范晓军、陈涛...等等。
蒋兰娟出生于宜兴紫砂世家,她自幼跟随蒋建军(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学习制壶技艺,后承师公鲍志强大师指导,25年的制陶工艺中,精品层出不穷。
蒋老师深知“慢工出细活”之道,十几道工序,每一步都马虎不得。经她把关的作品,不说完美无暇,但绝对称得上“精益求精”。
内行人都知道,朱泥大红袍泥料有诸多优势,但驾驭起来越是难上加难。因其较高的泥料收缩比,很容易导致变形和开裂,普通紫砂手艺人不敢尝试。
为了保证最终成品的品质,从最初的打泥条开始,蒋老就师全身心地投入到面前的这块朱泥大红袍之上。
反复手工拍打壶坯,使得壶身泥料更加紧密,烧制膨发后,成壶饱满有力,气势油然而生。
在数日的雕琢中,简单的茶器逐渐彰显作者功底,融入作者心性,巴掌大的西施壶,上升为一件艺术品。
简洁明朗的线条、丰润饱满的身段,仿佛古时亭亭娇柔的女子,让茶事也显得温柔、细致起来。
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呈现向上挺拔的力度,壶体圆腹饱满,细节优雅耐看。
壶盖上有圆球形壶钮衬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与小短的壶嘴,手工挖孔,圆润周正。
整体收展有度,一气呵成,看似简约,实为严谨。似浑然天成,是品茗把玩的佳品。
对紫砂壶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市场上能做到同样取材(朱泥大红袍)和同等制作工艺的紫砂壶,单单一只壶,价格也十分可观了。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这款西施壶的外包装,木质盒子简约大气,里面有棉麻防震装置,直接下单送给朋友,也可避免路途遥远导致产品受损的尴尬。
放在茶桌上自饮,或是与人对酌,都很合适,也免去了自己搭配杯子的麻烦与尴尬。
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在快节奏时代下,选择这样一款紫砂壶套装,为自己寻觅一方人间净土。
公司地址:北京长运紫砂文化有限公司
电话:15236215627
传真:400-822-5366
邮箱:7535077@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bjkyzysw.com/
